undefined

 

日本妖怪  ×  臺北結界  ×  推理風幻想奇譚
(文化殖民的喻體)  (妖氣核心感化裝置)     (媲美京極夏彥)
虛構架空的世界觀,偶然地符合現實!


從臺灣主體的角度出發,在虛實交錯的世界觀下,
巧妙處理「臺灣-日本-中國」光與影、帝國與殖民的波瀾壯闊之作!

 

最近臺北城裡流行:新日沙龍、在博物館屋頂開會、本島人的城隍爺跟日本大妖狐言語道斷下西洋棋、殺人鬼「K」……

 

這個世界中,日本未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,直到1950年,臺灣也還在日本的統治下。
日本政府為了加強殖民統治,建造臺北結界,將日本大妖狐言語道斷困在其中,以其妖氣控制本島人……
直到殺人鬼K殺了言語道斷,大戰一觸即發!

 

故事從一位正體不明的文學評論家「新日嵯峨子」所舉辦的文學沙龍開始,她廣邀西川滿、張文環等當代知名文學家,究竟有何目的?她知道太多只有妖怪或神明才知道的事,又是如何知道的?這位自稱「新日嵯峨子」的人真是「新日嵯峨子」嗎?還是說,她其實就是臺北城中人人聞風喪膽的殺人鬼「K」?

 

 

 

以上資訊擷取自金石堂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 

這本我初讀的感覺是驚豔。

 

日本殖民時代背景的小說嚴格來說不在我的好球帶裡,文學沙龍和意識辯證對我來說都太硬了,但是台北城把他們結合得很棒。其中妖怪與人間的互相指涉既精巧又細緻,文字漂亮,結構嚴整,在新生代台灣奇幻作品中,確實稱得上是傑出之作。

 

故事分成多條線,以人間界跟妖魔界作為分野,但當中又含混不清,隨時都能突破界線侵入另一個世界,這部分在迷離感與現實感中的拿捏很棒。子子子子未壹的夢境、新日嵯峨子的作品、殺人鬼K的案件、東野雪夜的義妹の苦惱、以及最重要的,言語道斷為何而死,這些線索互相扣合呼應,組成了一個看似在講述殺人鬼K如何步步進逼日本神妖的推理怪談,實則是在說明台灣文學如何從日本殖民文學中掙脫出來的奇幻作品。

 

台灣神靈的視角也很有意思,其中牽涉到一些文化主義與政治拉鋸,而在壁壘分明的台灣神妖與日本神妖兩大陣營中,最有趣的莫過於新日嵯峨子的存在。這位身分未明的作家以人的姿態精準書寫妖魔的故事,其地位超然又極端中立,然而她又與最偏激的K有著看似千絲萬縷的連繫,這裡頭角色的互換形成很有趣的對應。

 

而最地味的角色,莫過於標準gal戀愛遊戲中會出現的樣板無臉男風格的子子子子未壹了。雖然子子子子未壹這名字又狂又中二但是本名卻是超地味的吳耿www超級符合他的角色特性。在故事中他尚未啟動,類似於新日嵯峨子的繼承者類似的定位,會怎麼抉擇又會怎麼影響這場大戰,這部分想必是系列之後重要的主題。

 

文學沙龍中的攻防,以及妖魔對K身分的討論──以及新日嵯峨子的身分判斷也都是本書的亮點。本書很聰明的不指明兇手,作者提供了幾個範圍,在裡頭讓你拼湊出角色模糊的面貌,而正是藉著這種恍惚模糊的判斷,我們才能更貼近真實,這部分的細節構想很有文學作品的調調,但是故事與人物設計又是類似輕小說或是大眾奇幻文學的風格,這部分的結合也可算是本書的亮點之一。

 

虛實交錯算是本書最大的特徵,故事的主軸是要以言語道斷的繼承者來釣出殺人鬼K,這裡頭影射過來到真實世界的事件則是新日嵯峨子的繼承者是誰。我很喜歡言語道斷這名字的設計,她所追求的是自我的囚禁,然而她又不是能被意識到的存在,這裡的自我囚禁便出現了某種人生價值的判斷。言語道斷在佛家語中是罪惡多到數不盡的意思,但當我閱讀時,我將她腦補成「言語無法確切描述與說明的存在」,而這個虛惘飄渺的存在被新日嵯峨子殺了,這時故事進入一個交界,從虛幻轉為現實,而現實的卻化為虛幻。這個設計極為精巧,又充滿隱喻。

 

言語道斷同時象徵著很多層面的東西,她是妖狐(幻境的構築者、亦是結界的力量核心、同時又被困於自己的結界)這不就也象徵文字書寫的困境嗎?她同時也是「言語」這個存在的體現,當這個言語被殺害後,取而代之的將是新的詮釋。

 

以這個觀點出發,我試著想像故事最後的發展會如何,這是一個建構在「如果沒有引爆大戰而台灣被持續殖民的時空」,我的推測是,總有一日新日嵯峨子的繼承者子子子子未壹將會醒來。正如同他此時做到的夢也真的發生一樣,我把他解讀成:並非他精準的預知了言語道斷之死,而是他在潛意識中選擇了言語道斷死去、結界被打破的這個發展。也因此,或許之後會有更多的抉擇給他,他將不斷得把夢境化為真實,而在最後,反過來把他所看見的真實定義為夢,此時整個世界觀將會重新翻轉過來。屆時這個世界或許將會抵達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線──這個台灣重獲自由,妖魔與神怪都消泯於異世的這一個世界裡。

 

 

然而這只是我的推測,但這也正是閱讀最有趣的地方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奇幻
    全站熱搜

    murasakitob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