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書名很有趣,而且想說是科普應該不難所以就借來看。然而內容超乎想像的難懂──當然也很有可能是因為我的後備知識太少,不但DNA跟RNA傻傻分不清,連看到粒線體也只能「啊……這名字我好像有點印象」,面對這麼一個理科白痴,就算是最平易近人的科學家也會抓狂吧,也因此想當然爾我會看不懂也是摸即濃的事。

不過扣掉看不懂的部份,看得懂的地方就真的是非常有趣,談單細胞的演化、談古代海洋中的化學作用,最後談到人類心靈的形成,很有意思,看多了人文科的人談靈魂與大腦,再看看科學家如何定義解釋人的意識,就某方面來說也是開啟了另一種思考徑路。最後也提到了一些對於污染或環保的議題,真的很可惜前面滿多地方看不懂,如果是懂這些的讀者看這本書一定能得到更多樂趣。話說作者原來是諾貝爾獎得主來頭好大嚇我一大跳。

援引與介紹的理論很多,像是我之前很狂熱的蓋亞理論,還有談大腦在幼兒時期給予的塑造作用,連一開始用打橋牌來比喻生命誕生的機率都是很吸引人的部份,我尤其喜歡那個說法,「想像一陣龍捲風捲過垃圾場,然後組成一台波音747」,這機率就如同最早的生命在海洋中誕生一樣微小,然而就機率來說又是可能的。我想不論是用理科的腦子還是文科的腦子來思索,對於生命的誕生與人的處境,最後得到的結論想必都是一樣的,生命的演化真的是很美的事,或許就是因為我們感受得到孤寂,才有存在主義的誕生吧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urasakitob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